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——《我不是药神》
除去剧中夸张的表现手法,影片其实引出了一个十分现实且沉重的主题:
患者负担不起“天价”救命药,走投无路只能通过违法途径买卖走私药,然后被警方追捕的故事。
四个激烈的矛盾由此相伴而生:
1.病人:“天价”药吃不起,只是想活下去。
2.药贩子:哪有什么救世主,穷怕了,我只是想赚钱。
3.警察:一方是法律,另一方是无辜的生命,法律和人情究竟该如何权衡?
4.医药公司:辛辛苦苦十几年研发,投入几十亿,如果定价过低,企业怎么生存?哪还会有公司做原研药?
这些矛盾自成一体,每一方都有无法抗拒的动机和理由,一旦相互碰撞,必会形成一个不死不休的残忍局面。
看了预告片,当中徐峥怒斥警察的一句话,我始终难以忘记:
“他才20岁,只是想活下去,他有什么错!”
相信这句话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,人们总喜欢对每个事情都用“对”和“错”来判断,电影广泛上映后,药企“暴利剥削”导致病人无钱医治的理论会再次铺天盖地的袭来,但是我们都知道,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对错黑白,更多的是中间的灰色地带,当看问题的时间轴拉长后,那些所谓的对错黑白就会变得模糊不清。
一个原研药物从初期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成功上市,往往需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,几十至上百亿的资金投入,而且一旦中途失败,前期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。
每个原研药在上市初期时,都会设立一个20年左右的专利保护期,这种“垄断销售”看似不合情理,但实际上却很好的保护了有原研能力的药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让药企可以继续研发新药惠及人类。
但是原研药高昂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,如此一来,病人和原研药厂家自然在选择上站在了对立面。病人觉得药企定价太高,但是企业亏损,那样会使药企本身无法运作,十分不现实。